“抱歉,上网课的毕业生我们不招!”HR一句话,让大学生集体破防
教育,在人类社会当中是延续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,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文化的传承,但教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,一般而言是通过各种手段的交流以及传习,将已经体系化了的知识传递给那些还尚未掌握这种知识的人们。
所以在我们的传统观念当中,教育和课堂之间似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。
假如说没有了以课堂为载体的这种基本的知识传授的手段,那么所谓的课堂似乎就是立不住脚的。
当然,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,早在21世纪初期,教育的手段就早已突破了传统的,以课堂上面对面的教学为代表的方式,而是出现了许多能够让师生更加便利的方式,比如像云课堂和慕课这样的方式,一方面减少了师生的体力付出,另一方面也使得大家的知识交流更加的便利。
但是这样的方式还尚未普及,并且有一定的局限性,在知识传授的两个主体当中,作为吸收知识主体的学生,当他们有了相应的需求之后,那么这种教育方式才是更加适合的。
对于大部分还尚未成年的中小学生而言,汲取知识的过程往往是比较依赖外界力量的。
简而言之,就是中小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还比较有限,往往不会主动的去了解某些知识;而本科生和研究生由于知识的专业性以及对于知识的渴望,用这样的学习方式去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还是比较好的。
现如今,由于新冠疫情的球化影响,不少学生接受教育的方式都被迫改为了线上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很多学生会表示:“来之不易的校园生活,可能就要在这样的岁月当中蹉跎了。”
时代背景下的特殊群体
正如上文所言,由于疫情的影响,许多学生不得不以线上学习的方式来度过自己的学习生涯。
其实让我们回头看一下新冠疫情发生的时间,对于那些在2019年进入大学的学生而言,疫情几乎已经贯穿了他们的整个大学生涯。
所以我们大概可以将疫情时代的这些学生们单独的去归为一个群体,无论是“网课一代”还是“居家一代”,都差不多可以概括他们的经历。
作为已经不在大学校园当中接受教育的群体而言,当然是没有办法体会到他们的心情以及感受的。
因为特殊时代的影响,这个群体没有办法顺利接受线下课堂教育,甚至会被贴上“上网课”的标签。
事件:用人单位的疑虑
这一代学生的经历原本已经十分悲惨了,但在等待他们的却还有更加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。
比如说有2019届的大学生在网上发帖表示:自己即将大学毕业,在提前进行找工作的过程当中,投递了许多简历,最终也没有收获很好的回应。
当然该学生认为这可能是公司与自己的专业不符,或者是另有原因等等。
直到有一天,有一家与之专业相符,并且也符合其要求的公司表示:“对不起,我们不招聘网课毕业生。”
这样的结果让这位学生彻底“破防”:上网课是符合要求的,并且从其自身的角度出发,他也是不愿意通过网课的方式去接受教育的,这一切都是迫于当下形势不得已的选择。
这样的经历也让众多网友议论纷纷。
症结:时代在变,应对方式也要灵活
上文当中学生的经历,引发了许多讨论和思考。有的网友认为,作为大学生这样的经历其实并不是什么“污点”,因为已经成年的大学生,即便是通过网课的方式去学习,也会有比较强的自我控制意识的。
而有着极强共鸣的大学生群体则纷纷表示认同:这几年的时光几乎都是断断续续才能回到校园,原本自己憧憬的大学校园几乎是不存在的。
从企业的角度出发,也不应该将所谓规矩定得这么的死板。因为无论是从事什么行业,顺应时代往往都是必须要遵守的一种准则。
也许从招聘者的角度出发,他们会认为大部分时间在接受网课的大学生,知识基础不如那些接受线下教育的大学生扎实。
实则不然,即便是在大规模的网课之前,因为种种原因而不愿意去课堂的大学生数量并不在少数。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,网客反倒是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一种方式。
总而言之,无论是应聘者还是招聘者,有自己的设想可以理解,但也不能忽视时代背景。
当下生活不易,误解更是越少越好。